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。他曾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現(xiàn)代化大型橋梁——錢塘江大橋,成為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重要的里程碑。新中國成立后,他又參與設計了武漢長江大橋。晚年,他還編寫了《中國橋梁史》、《中國的古橋和新橋》等。盡管他已離開人世近30年,但他的名字卻永遠地刻進了中國橋梁發(fā)展史。他的成就源于他的善良,源于他從小就希望擁有結實而不垮塌的大橋的盼想,源于他而后為之的不斷努力和攀越。
小時候,茅以升家住南京。離他家不遠的秦淮河,每年端午節(jié)都舉行龍船比賽。比賽的時候,兩岸人山人海,河面上的龍船披紅掛綠,船上岸上鑼鼓喧天,熱鬧的場面實在讓人興奮。茅以升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樣,每年端午還沒到,就辦著指頭等看龍船比賽了??墒怯幸荒?,茅以升因病而沒有看成,卻聽到了因看龍船比賽的人太多把河上的那座橋壓塌了的不幸消息。茅以升想象著那些紛紛落水的男女老少們的凄慘景象,心里非常難過。病愈后,他一個人跑到河邊, 默默地看著斷橋發(fā)呆,并立下了長大要做一個造橋人的志向,而且發(fā)誓建成的橋要結結實實、安安全全。從那以后,茅以升特別留心各式各樣的橋。出門在外,不管碰上什么材質和模樣的橋,他都要反復觀察,仔細揣摩。讀書看報遇到橋的資料,他都細心收集,分析比較。他勤奮學習, 刻苦鉆研, 經(jīng)過不懈的長期努力,終于實現(xiàn)了自己的理想,成為了我國當代赫赫有名的橋梁專家。
讀茅以升的成長經(jīng)歷,在讓我深感敬佩和敬仰的同時,也讓我聯(lián)想到了“盼”與“攀”這對諧音漢字在人的成長中的作用。
“盼”,當然是指希望、想望、渴望,也常引伸為志向、理想和抱負。“攀”,最直接的意義就是抓住東西向上爬,也常引伸為朝著目標而不斷追求、堅持和奮斗。單從字面上看,“盼”與“攀”似乎沒有什么必然聯(lián)系,但從其引伸的含義看,它們便是人的成長和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極其重要的助推因素,是人之為人的重要精神支撐,并且“盼”是 “攀”的基礎和準備,“攀”是“盼”的實施和行動。一個人生發(fā)了心中所“盼”,又按照所“盼”事物的運行規(guī)律去行事、去“攀”登、去“攀”摘,一定便有收獲的喜悅。茅以升的成功之路,就是在對橋的“盼”與“攀”中所鋪就。
“盼”,是一種心理欲望和急迫的心情,也是一種執(zhí)著的期待和行為指向,能激發(fā)了人的活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助推著人、社會和自然環(huán)境的改變,人要為人并有所作為就應該有所“盼”。沒有“盼”的人是不可想象的,只會是酒囊飯袋和行尸走肉。但“盼”的內容,卻有雅俗、好壞、善惡、優(yōu)劣、真假、對錯之分。“盼”什么,決定著眼界,體現(xiàn)著作風,折射著品位,彰顯著品質,影響著前程。自私自利的人、心懷惡意的人,“盼”的內容不是損人利己,就是歪門邪道,只會為社會所詬病。好高騖遠的人,“盼”的是虛無縹緲,只會是不切實際的無思亂想。層次低下的人,“盼”的只是感官的滿足和物質的享受。務實而又向好向善向上的人,“盼”的內容卻總是充滿著善良、憐憫、體恤、關愛、積極和美好,而且是通過努力能實現(xiàn)的目標,是跳起來能摘到的“桃子”。那些為人民、為國家、為民族有所貢獻的人,都是首先心存這種好“盼”的人,很能打動人、感染人。
但是,“盼”就是“盼”,與現(xiàn)實絕不是一回事,要將“盼”變?yōu)樯鷦拥默F(xiàn)實必須做出“攀”的行動。再好的“盼”,如果不按照所盼事物的規(guī)律去行事,那它也只會是飄渺和虛空的南柯一夢,頂多也就是一番僅僅的好意。“攀”,是形象的說法,實際上指的是為心中的所盼而努力奮斗,像爬山那樣不斷地攀登,直至到達頂峰,看到所盼的景象。小的、簡單的、容易的“盼”的兌現(xiàn),需要“攀”,只是“攀”的路程比較短、付出的努力不需要太多;大的、復雜的、繁難的“盼”的達成,更需要“攀”,而且往往需要克服比較多的困難,“攀”的過程比較艱辛。有所作為的人心中有大“盼”,并善于將大“盼”化解成相互銜接的一個又一個的小“盼”,然后一段一段地做、一節(jié)一節(jié)地“攀”,積小成為大成。茅以升深諳此理,有了要為人類建最結實的橋的好“盼”,就始終圍繞建橋應具備的素質和要求一件一件去攀登、去攻克。
“盼”是心中的念,“攀”是實在的行,“盼”連上了“攀”方可摘取豐碩的“果”。沒“盼”的人是可憐的,瞎“盼”的人是可悲的,庸“盼”的人是俗氣的,壞“盼”的人是可恥的,雖有好“盼”卻無行動的人也是可笑的,只有將好“盼”與勤“攀”結合的人才是務實的、感人的、可敬的。孰優(yōu)孰劣,孰取孰舍,明白的人都會自有分寸。
來源:中國崀山網(wǎng)
作者:肖凌之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