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enter id="88ymg"><code id="88ymg"></code></center>
  • <delect id="88ymg"></delect>
    <delect id="88ymg"></delect>
    
    
    <tbody id="88ymg"></tbody>
  • 當(dāng)前位置:

    兒歌變奏曲

    來源:原創(chuàng) 作者:趙時愛 編輯:redcloud 2021-01-20 08:28:27
    —分享—

      像往常一樣,每天下午四點,我都要到小區(qū)門口等校車。不過,今天跟往日多了項內(nèi)容,孫子學(xué)了首兒歌教我唱,為了鼓勵那顆幼小的心靈,自然要溫習(xí),幾句話的事,一會兒工夫就背熟了,可在心里默念了好幾遍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我今天唱的與小時候唱的感覺不一樣。比如:

      螢火蟲,丫丫光,

      偷我鑰匙開我窗。

      偷我牛,犁長丘,

      偷我馬,走長沙。

      長沙過去是益陽;

      走進鋪子買塊糖。

      娘啊娘舍你莫嘗,

      留到給崽崽討婆娘。

      這是我幼兒未讀書之前常常唱的一首歌,先是長我一歲的姐姐,跟奶奶學(xué)會唱了再教我的,兒時唱根本不懂是啥意思,只咿咿呀呀地哼。月色皎皎,星光燦燦的秋夜,螢火蟲兒拖著綠瑩瑩的光,在房前屋后的瓜果葉上,飛來飛去。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光,一邊哼著曲兒,一邊蹦蹦跳跳抓捕。抓來的蟲兒,被關(guān)在一只小玻璃瓶里。那是碰上到醫(yī)院去,纏著醫(yī)生討來的青霉素空瓶;待抓得有小半瓶后,便蓋上橡皮蓋子,再找一根麻索子拴在瓶頸上。那白色瓶子被熒光照得綠釉釉的,夜越黑越好看;記得第一次玩,我提著寶石一樣的小瓶,瘋到隊里曬谷坪(那時一直叫預(yù)分場)大半夜,才在姐姐的威嚇下回的家。睡到床上了,看著瓶子唱這個首歌,好像是在審問洋火蟲(鄉(xiāng)下對螢火蟲的稱呼),你還偷不偷我鑰匙偷不偷我馬牛?

      可第二早上醒來一看,那瓶里的螢火蟲死了,氣得我號啕大哭。

      時光冉冉,日月如梭,幾十年彈指一揮間。那時的兒歌,再沒有聽到人唱起過。

      如今的小兒三四歲就送入幼兒園,在阿姨帶領(lǐng)下玩各種各樣的游戲。上完課放學(xué)了,還只走到門口,不是被老師送上校車,就是被爺爺奶奶像寶貝一樣抱在懷里。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,自然而然聯(lián)想起自己的童年,想起關(guān)在瓶子里的螢頭蟲,心里就一陣發(fā)酸。

      我的心酸,不完全是看到幼兒園小朋友們幸福傷感自己。我的傷感,來自現(xiàn)在對小時聽唱兒歌的進一步理解。

      你看,兒歌中牛犁長丘,馬走長沙,不正是中國的農(nóng)人們存續(xù)了幾千年的生活寫照嗎?

      可是,為什么要螢火蟲扮演小偷這個不光彩的角色呢?

      封建時代歷史太長,但晚清時期出生的我爺爺奶奶一輩,我還是聽說過,直到新中國成立前,他們一代人之中,幾個人家里有牛?又有誰家里有田地?

      看來,這古老的兒歌,是老幾代的人們借螢火蟲的口,說出自己的渴望:有一丘田,有一條牛,正是他們的夢想。

      如果,這種解說這還太遙遠,那“長沙過去是益陽,走進鋪子買塊糖,”這幾句所指的時光,就離我們就很近了。

      60年代出生的我,唱起這首兒歌時,邊唱邊流口水,唱一句咂一下嘴,仿佛像吃糖一樣。那時,想吃一塊糖是相當(dāng)奢侈的。隊里只是過年時才發(fā)一次糖票,而且每口人只供應(yīng)四兩。過年時,一餐糖肉就用了大半再有一半,留著來客時煮甜酒。記得有一次外婆來了,媽特意在甜酒中多加了些糖,我貪吃了幾大碗,你猜怎樣?家人一個個笑我是紅臉菩薩,紅臉菩薩就紅臉菩薩吧,可放下碗走路時竟東搖西晃。我趴在火塘里板登上,整整睡就是一個下午。

      酒是不敢吃了,可糖的誘惑卻很大,于是我三天兩天吵著去大姑姑家。為什么呢?大姑姑家有糖呷。因為,我大姑嫁到夫夷江邊的一個院子,大姑爺是放木排師傅,經(jīng)常為林業(yè)站從縣城上邊放排到益陽,回家時,用工錢從邊買紅糖回來。我每次一去大姑家,叫一聲大姑爺,他就爬上高高的木梯,從熏得墨黑的火坑樓上,拿出一塊紅片糖,說:“寶崽來了,來,呷塊糖。”等我大一些,爬得上梯子了,姑爺就叫我自己去拿,我因而知道,姑爺?shù)奶怯脠蠹埌旁谝粋€裝有生石灰的壇子里。再大些,雖然姑爺叫我拿,自己不好意思去,盡管心里特想。

      隨著年齡增長,見識增多,發(fā)現(xiàn)吃糖的機會也多了。比如,正月初一,小伙伴們成群結(jié)隊給鄉(xiāng)鄰長輩拜年,長輩們多數(shù)發(fā)兩個自制的糍粑,但到稍富裕的人家,就發(fā)兩顆花花綠綠的紙包糖。我們對發(fā)糖的人家叫拜年的聲音,叫得也像放了糖一樣甜。還有,就是院子里那個大小伙結(jié)婚了,一聽見爆竹響,就趕緊跑去看新娘。娶親人家怕這幫小毛頭哭鬧,碰壞彩頭,見人就發(fā)兩棵喜糖。發(fā)完還問那個沒領(lǐng)到,乖巧些還可以領(lǐng)雙份。另外,父母去喝喜酒,也可得到糖吃的。有一次,我族中一位姐姐出嫁,媽媽去呷酒回來,手里拿了青線扎好的兩個四四方方的紅紙包。媽高興地對我說:“你姐嫁了個好人家,族中親戚個個送了梳(梳,本地婚嫁中一種習(xí)俗禮儀)。”我拿過紅包一看,才知道里面包的是兩塊紅片糖。我正要吃,媽阻住不準(zhǔn)吃,說:“這是一個人情,伢子家重嘴貪吃,以后討不倒婆娘。”

      過了好多年,我才明白媽說的話,也明白兒歌中歌詞的含義。看似通俗淺顯,真正讀懂了,才知道兒歌中也包含一段歷史,兒歌唱起來溫馨,理悟后滿是辛酸。

      “嘀嘀”熟悉的校車笛聲,打斷我的思緒,也驅(qū)散那份逐漸淡忘辛酸。我知道孫子回來了,趕緊走上前,看見孫兒在校車門大叫︰“爺爺,爺爺!”張開雙手抱住虎頭虎腦的孫子,小家伙剛撲到我的懷里,雙手便抱著我的脖子,小嘴巴貼近我的耳朵,說:

      “爺爺,昨天我教你的兒歌,還記得嗎?”

      “記得記得,一起唱?好。”

      春風(fēng)來,紫氣生,中華民族要復(fù)興?;w躍,龍翻騰,炎黃子孫再稱雄。劍出鞘,寒光起,華夏豪杰誰能比?十億人,齊歡唱,勝利歌聲多嘹亮!

      我唱著唱著,一股幸福的暖流涌遍全身。時代在變,兒歌內(nèi)容也是變。孫子唱得高興,我也高興。社會進步了,國家強大了,人民富裕了,我從小孫兒快樂幸福的臉上,從校車上下來的一個個生動活潑,聰明伶俐的可愛小朋友身上,看到祖國明天的希望。

      新寧縣金石鎮(zhèn)舜皇大道108棟二單元401室 手機18673968609

    來源:原創(chuàng)

    作者:趙時愛

    編輯:redcloud

    閱讀下一篇

    返回新寧新聞網(wǎng)首頁
    国产午夜免费啪视频观看视频,久久精品网站视频免费,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,91人成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
    <center id="88ymg"><code id="88ymg"></code></center>
  • <delect id="88ymg"></delect>
    <delect id="88ymg"></delect>
    
    
    <tbody id="88ymg"></tbody>